在太極拳的技擊中有很多的技巧可以牽制住對方,如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的方法也是其中的一種方法,正確的使用一些技巧方法可以快速的控制并牽制住對方,使其處在有利的地位,所以掌握這些技巧是很必要的。
練習太極拳的技擊,利用技巧性的去克制住對手這是很常見的。
借者,既省力而又不傷氣。太極拳是一門講究省力打人的藝術(shù),所謂“借力打人”是也。因為太極拳是一門藝術(shù),而不是單純的技術(shù),所以借力打人也即是太極拳藝本質(zhì)的特點。
借力者,是以后天有關(guān)太極拳之力學去獲得。先天的自然之能有限,并有盛衰之年,后天之巧則取之不盡,而用之不竭,乃藝命無窮也。后天之巧,有“四兩撥千斤”之妙。能四兩撥千斤者,則能以己先天之小勝彼之大,亦能以耄耋之年勝年青力大的氣勇者。所以太極者既不在先天自然之能的大小,亦不在力大氣足的青壯期,而在“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技藝。當習者初讀此句時,會深感奧妙而不能領(lǐng)悟,于是不知其所行,其實只要遵循它的原理,按照它的規(guī)律去求之,當具備了一定的運動條件后,便能逐步逐漸地實現(xiàn)。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練習太極拳,一定要記住用意不用力的原則。
打手之巧在于用意。不在外面而在內(nèi)。一舉一動非單純的形動,有意動,始而氣動,即而形動也。意氣須分開,又須一致,但意為統(tǒng)帥,所謂“以意行氣”是也。意到則氣到,乃能意氣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先在心,后在身。在身者,則能引進落空,借力打人。
何謂“引進落空”?所謂引進落空,即是須大膽地放縱彼之進擊,而不是將其拒之門外。只有大膽地放縱,才能引進落空;不能放縱,則不能引進落空。但放縱須有前提條件,即:雖為放縱,卻全皆由我之意牽引其而進。此須沾連粘隨,不丟不頂;須得機得勢,舍己從人,知己知彼。彼手快,不如我意先;彼力大,不如我氣斂。若彼以快速巨力打來,我之意在其先已與其相接,順其而來,接住彼勁,恰好不后不先,隨引即蓄,借盡其力,蓄而后發(fā),引進落空,借力打人便能奏效。不可用力、不可尚氣,意氣須跟得靈。
彼挨我何處,我心就用在何處,要知己知彼。若要知人,則務(wù)要使人不能知己。若要使人不能知己,則務(wù)要以己之虛去探彼勁之實;須秤準彼勁之大小,權(quán)準彼勁來之長短和粗細。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避彼之實,而入彼之虛,順其勢,借其力。此即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也。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敵變化。能因敵變化,“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技才能神妙無窮。
想要知道對方必須先了解自己,那就是先要舍己從人,不要由己。
從人則活,由己則滯,而從人仍是為了由己。若彼欲往左,則我以意領(lǐng)其往左,彼欲往右,則我以意領(lǐng)其往右;若彼欲進,則我以意牽引其而進,彼欲退,則我以意順其而退;若彼欲往上,則我以意率其而上,彼欲往下,則我以意率其而下;若彼欲開,則我以意挈其而開,彼欲合,則我以意挈其而合。能達此地步,乃“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從外觀之,似隨人而動,然則人為我之內(nèi)形所控制,故舍己從人仍是由己。舍己從人非純粹外形的隨人,沒有內(nèi)形的支配是舍近求遠。這樣,不但無法達到舍己從人的目的,反會為人乘機而人。故舍己從人須內(nèi)外結(jié)合,周身相隨,得機得勢。其關(guān)鍵還是在內(nèi)。能舍己從人,方能探知彼勁之虛實。
一身之勁在于整,一身之氣在于斂。身法須一一求對,并要加以互相聯(lián)系起來成為一體,然后再求斂氣,氣要斂入腰脊。斂者,須以意將氣下沉貼于背,由兩肩收于脊骨,斂于腰脊。氣能斂于腰脊,然后再求注于腰間。能注于腰間,一身便有主宰。一身能有主宰,一身之勁便能完整統(tǒng)一。氣勢須包圍精神,精神又須支撐氣勢。神聚、氣斂、精神貫注,精、氣、神三者須合一。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機,而在上即能得勢,上下相隨,前后左右無不得力也。能得機得勢,乃能舍己從人。
平日練習打手,須在沾連粘隨,不丟不頂上下功夫。走即是粘,粘即是走;粘即是用意,走即是行氣。以己依人,備要知己,乃能隨接隨轉(zhuǎn);以己粘人,務(wù)要知人,乃能不后不先。彼之力有多大,我之意仍與其相合,彼增我亦增,彼減我亦減。累黍不差,不給彼有絲毫用力之余。彼在上無處使勁,在下無處得力,我趁勢入之,接定彼勁,彼自能跌出不言而喻矣。
能粘得住人,然后能吸得住人,使之不能走脫。能吸得住人,然后能隨意牽引得人進而使之落空。若要將物漂出,務(wù)要往下加以浮物之力,斯其根自斷,力無生根立足之地,如江海浮舟則自然浮得起彼身;彼身既已浮起,然則隨漂即出,極能輕松也。須切記:借力打入須斷彼之根,彼之根未斷,則力未借著而不能發(fā);能斷彼之根,打人才能省力而清脆,乃能使人心悅誠服。若要將彼跌空,須加以掀起之意,隨引隨化隨蓄一氣呵成,則自然能使彼猶如跌入深淵一般而落空,其勁全為我接定所掌握;彼身既已騰空而勁力全為我所借盡,然則一呼即出,遠近多少,取之何樣拋跌,順勢能及。此即所謂“借力打人”,仍是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妙也。
平日行工,一動勢須問問是否有空松圓活之趣,精神能否支撐八面。能支撐八面,萬能八面轉(zhuǎn)換。氣須存養(yǎng)涵蓄不使上浮,以直養(yǎng)而無害。氣勢須貫注于兩膊,形于手指。周身須通暢飽滿,節(jié)節(jié)貫串;太極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極,無一寸不是如此,行氣才能如九曲珠無微而不到。氣如車輪,樞紐在腰。彼挨我何處,我氣即行往何處,何處即分虛實。虛便是陽,實即是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乃能以虛實制人。切記:須以己之虛去探彼勁之實,勿要用已之實而使彼知已。因敵變化須走內(nèi)勁而不可露形跡,勁由內(nèi)換而使人莫測,彼只能挨我之虛,即挨皮毛,而得不到我之實,無從得力也。此即所謂“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以虛實制人,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乃能一往無敵,斯是太極拳之妙也。
總而言之:引進落空,借力打人是以意使技,而非以力能成技也。周身須完整統(tǒng)一,動則俱動,動中須有靜,動者才能不慌不亂,乃能依法行工;靜則俱靜,靜中須有意存(即有預(yù)動之勢),靜者才能達于勁斷而意不斷,乃能一觸即發(fā)。開中寓合,則開者還能再開;合中寓開,則合者還能再合。所謂“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虛實宜分清楚,虛實的變化全在內(nèi)而不在外。在內(nèi)者,勁換而不露痕跡,勁走而人莫知,乃能隨接隨轉(zhuǎn)。由得機得勢,及舍己從人;由舍己從人,及知己知彼;由知己知彼,及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牽引在上,運化在胸,儲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后發(fā),一身須俱備五張弓,才能做到蓄勁如張弓,發(fā)勁如放箭。勁以曲蓄而有余,周身之勁在于整,發(fā)勁要專注一方,須認定準點,做到有的放矢。勁起于腳根,由腳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須完整一氣,不能有絲毫間隔斷續(xù)。一舉一動須達于無角無棱,無有凹凸,無有缺陷的要求。若能達此境界,不論向前向后、向左向右,乃能無懈可擊。以意行氣,以氣運勁;意往上升,氣往下沉;動者,氣轉(zhuǎn)也。先在心,然后便能施于身。日久功深,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吸,為合為蓄為收;呼,為開為發(fā)為放。只要依法求之,就能逐漸地做到物來順應(yīng),敏感自得;進者,便能達于“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若到此境界,則無所謂內(nèi)外,無所謂不對,一舉動則無不恰合法度,形神皆忘;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觸之則旋轉(zhuǎn)自如,無不得心應(yīng)手;如響斯應(yīng),疾如電掣。“引進落空,借力打人”則無不隨心所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