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太極拳中有八大勁法,每一勁法都有自己的特點與用途,今天小編和大家介紹的就是八法中的“捋”,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讓大家對太極拳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并可以在實際練習(xí)中將其運用并得到提高。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捋”是什么意思,掌握它的含義,我們才可以更好的去學(xué)習(xí)。
太極拳的“捋”是怎樣的?現(xiàn)代太極拳界也有多種說法,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概括起來就是:順著對方用力的方向用力向自己的身體側(cè)旁弧形引領(lǐng)。
歸納起來可以概括為三個要素,①順著對方用力的方向。②自己始終要用勁力。有稱為“橫力”的,有稱為“在對方勁力之上再略加向旁側(cè)的小力”的,有稱為“用力引帶”的。③動作的運動軌跡是向自己身體的側(cè)旁。有稱為“向自身又向兩旁”之“斜線”的,有稱為“螺旋式的劃弧”的。至于這“弧形”的圓心在何方,從一些音像制品與網(wǎng)上的來看,幾乎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圓心的。然而,對照古代太極拳經(jīng)典拳譜、近代太極拳家的論述、一些老前輩的指導(dǎo)與我的體會,這些說法至少是片面的。為什么這么說呢?論析于下。
所以說:“捋”的運用在太極拳里面是非常巧妙和廣泛的,我們有必要去了解和掌握它。
沾粘連隨之“捋”
應(yīng)該認識到太極拳的“捋”或“捋勁”是“掤”或“掤勁”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就是說“捋” 或“捋勁”既具有“掤勁”浮力與阻力的基本特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捋勁”也是可以分為沾粘連隨的與發(fā)勁的兩種。
古歌訣《打手歌》所描述的“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其實就是指沾粘連隨的“捋”。
《打手歌》所描述的則是太極拳以“人剛我柔”致“人背我順”典型化解的總特征,“捋”是太極拳沾粘連隨的主要體現(xiàn),無論在太極拳的套路、推手、實戰(zhàn)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可見,在太極拳的各項技法中都離不開“捋”的使用,我們需要利用好沾粘連隨的精髓所在。
《打手歌》所謂“牽動四兩”就是“牽動以四兩”,也就是“以四兩牽動”。“牽動”什么?不是“千斤”,因為“千斤”是屬于被“撥”的,這“牽”與“撥”并不是同一個對象,就如鄭曼青先生根據(jù)楊澄甫先生的傳授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所說的“此牽與撥是兩回事”。
應(yīng)該認識到這“以四兩牽動”的是自己的肢體;而這個“牽動”的力量只能用“四兩”,不能超過“四兩”,如鄭曼青先生在上書中所說的“然牽之之勁只要四兩足矣……牽之之勁不可過重,重則彼知之,可以變化脫逃也,或則借牽之勁,換其所向,得以襲擊之也”,就是說這“牽動”的力量只要是被對方發(fā)覺了就是“過重”了,非但沒有用了,而且是有弊了。
具體地說,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就是要在自己的手臂與對方接觸的前提下,任由對方攻擊,自己只是憑借對方攻擊的力量,以很小的力量作用于與對方所接觸的手臂,在對方感到所接觸的手臂毫無主動的情況下使所接觸的手臂似乎是順著對方的用力方向發(fā)生運動,然而其運動方向卻因為對方自己的用力而發(fā)生了改變,實際上是受到了我的控制,按照我的意圖發(fā)生運動了;這樣的運動結(jié)果又往往造成了對方的被“引進落空”。
打個比方,這種沾粘連隨之“捋”化解對方攻擊的原理,就象是溜冰鞋對溜冰者腳的作用、滾木對于要搬運重物的作用,鐵軌對于行進中火車的作用。
溜冰鞋能夠滑動而將溜冰者承載著“撥”到很遠的地方,但是,溜冰鞋本身是沒有動力的、是不會自動的,溜冰鞋滑動的動力是溜冰者所提供的;滾木可以滾動而將要搬運的重物“撥”動,但是滾木本身也是沒有動力的、是不會自動的,滾木滾動的動力是人推動的重物提供的;鐵軌可以控制火車行進的方向,但是,鐵軌是不動的,而且既對火車輪的行進幾乎沒有阻力,又對火車輪的旁側(cè)是具有阻力的,而且是不能被火車的行進力量所移動位置的,火車按照鐵軌限制的方向行進的動力是火車自己提供的。
太極拳的這種“捋”,可以將對方“撥”到落空的方向,明顯是手臂發(fā)生了運動,其實手臂正是起到了似乎溜冰鞋、滾木和鐵軌的作用,“捋”的沾粘連隨動力是對方所提供的;手臂之所以能夠發(fā)生這樣的“捋”,是與自己身體體位等的變化分不開的,而自己身體體位等的變化既有自己“四兩”之勁力發(fā)生作用,又主要是對方的攻擊力量提供動力的,同時體位的變化又具有沉著不易被牽動的特性。
總的說:沾粘連隨之“捋”的原理是這樣的:在對方攻擊力量對自己的作用下,自己的手臂主要是由于對方力量的作用而發(fā)生運動,自己也有很小的力量由腳通過腰胯傳遞于軀體而作用于手臂,只是這種力量很小,被稱為“牽動以四兩”,自己的身體雖然發(fā)生轉(zhuǎn)動和移動,但卻是沉穩(wěn)的;由于這樣,結(jié)果由于自己手臂的運動而將對方的手臂“撥”到落空的方向去了。
再稍具體地以平圓單推手為例來說,自己的右手臂與對方攻擊的手臂相接觸,對方向我推按,我的手臂就順著對方攻擊的勁力,既有阻力又不加頂抗地被動地借對方推按的力量向自己的胸部正中移動,同時含胸拔背.
這時,右手的小臂、肘、大臂、右肩、背、左肩就形成了一個半月形或彎月形,對方的力量作用在這個彎月形正中底部,而這個彎月形的支點卻不在正中底部,而是在左胯,也就是在這個彎月形的左側(cè),而且這左胯還可能略微有所左移.
結(jié)果,如果是全身放松的,加上自己的腳往上傳遞的很小的力量作用于手臂,這個彎月形在對方力量的作用下就必然要向右、向后、向左轉(zhuǎn)動了,右小臂也就發(fā)生向右偏轉(zhuǎn)了,而這左胯又很沉穩(wěn),就象是火車鐵軌;對方手臂又是緊緊地作用于自己的右小臂,這右小臂就成為溜冰鞋和滾木了,結(jié)果對方手臂的用力方向必然偏向右方而落空了。
在使得對方用力方向改變直至落空的過程中,其實自己對于對方的手臂是根本就沒有施加過什么勁力的,而正是沒有施加過什么勁力,才能夠一方面保證對方的力作用不到我的身軀,另一方面保證自己的肩、肘、腰胯、膝等保持十分的放松的運動,從而形成了“捋”,借對方的用力而成功地將對方“撥”到落空的方向。
如果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的肩臂稍微用了一點勁力,就立即會使得對方有了力量的落實,對方也就有機會改變攻擊方法,就極難使得這樣的“捋”成功了。所以,太極拳沾粘連隨之“捋”是必須“不用力,不主動,不動手”的。同時,這樣的“捋”形成的運動軌跡必然是圓心在對方方向的一條弧線。向上的或是向下的立圓單推手“捋”的原理也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