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特點是慢,無論是學習哪個門派都會要求慢練,慢能出功夫。當熟練掌握后方可快,但是快不能亂,在太極拳的練習中慢動作占居多。太極拳教程中會如何講解呢?下面我們跟著太極拳好好學習一下吧!
快不能亂,慢不能僵
快則會亂,所以只有在熟練后才可,但是慢不能僵,僵常常會出現(xiàn)在初學者的身上。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是《太極拳論》中的句子,王宗岳的這篇拳論實際是指導太極拳推手的。
在推手的過程中,先要練習跟隨勁。所謂跟隨勁就是要跟上對方,隨上對方,不丟不頂。這就要求對方快,你必須也要快,對方慢,你也要慢。
在推手中,快慢節(jié)奏不同,出的力也不同,因此快慢練習要掌握好。
否則雙方就不可能合到一起,也就不能進行推手訓練了。后來,李亦畬對此又有所發(fā)揮,要求“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但是,我的意總是在先。推手是訓練沾連粘隨“懂勁”功夫的,不能代替
散手搏擊,所以,在練習時一般都是由水平高的帶著水平低的練習,以培養(yǎng)連隨的功夫,進而培養(yǎng)“聽勁”功夫。在練習時.要做至1緩急相應,不丟不頂。
要練出“聽勁”的功夫,就要慢練。在練習拳架套路時,只有慢練,才能體會出拳式勁力的變化.才能訓練出靈敏性。所以,不管是哪個老師,一開始都要求學生慢練。
為什么要慢練
首先是由太極拳的戰(zhàn)術決定的
太極拳不是強攻的武術,不論是到哪個階段都要注重沾連粘隨的功夫,所以一定要慢練。
其次,太極拳的身法和拳式比其他拳種復雜得多
比如身法要求提頂?shù)跻d、松肩沉肘、含胸拔背等;拳式的勁力變化也相當復雜。比如,太極拳的八門五步,必須通過慢練,才能在拳架中表現(xiàn)出來,體會出來:還有“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xiàn)”等等身法和勁力的變化,也都需要慢慢練習,才能體會出來。
所以,只有慢練才能把太極拳的渾厚勁、內(nèi)勁體會出來,表現(xiàn)出來。如果一開始就練得很快,你就很難體會到拳式的細微之處,不能練得正確。
第三,從內(nèi)外結(jié)合的養(yǎng)生角度看
只有練得慢,才能把身體各個關節(jié)打開,使肌肉、筋脈拉長,讓氣血貫通全身沒有阻礙。太極拳不僅是形體的動作,還是意識運動,要意氣、精神、呼吸等互相配合。如果練得太快了,這些方面就不能很好配合,達不到內(nèi)外相合。
總之,要體會拳勁,品味拳味,就必須慢練,這是從太極拳的戰(zhàn)術要求、技術要求,以及要達到的目的 練到內(nèi)外一家、上下相隨、左右相系、周身一家,這些方面來決定的。太極拳一開始不能快練.必須慢練。
太極拳慢練的兩個要領
一、慢前心靜體松,周身輕靈
練拳伊始,以口訣導引意識,使身心兩方面都具備慢練的基礎。
如:心中默念“坦坦蕩蕩,靜靜松松,手心空,足心空,心中空”等,一切都放下、都舍去,實在進入清凈拳境,感覺似乎在艷陽下、乾坤間、花草里。
又似乎在海上,搖晃晃,恍惚惚。如此克服心浮氣躁、心煩意亂、心猿意馬,自然能“慢”下來。
二、慢中運行動作,以意導氣,以行應意
在精神聚斂后,要用一些意念觀注感覺體驗。比如,感覺頭懸頸豎,尾閭中正,手心發(fā)熱,全身似乎“拖泥帶水”,手心似乎托、攏、含、滾小氣球。
周身似乎有一個大氣圈包裹,推球如球在,抱攏如氣柱,腳踢如踢球,腳踩如踩重,運手如摸風,抱球球自在,進七則阻三,退則有阻力,棚出如風行于水,捋則如箭穿蓮。
擠則如錢投鼓,按時如掀箱蓋,采捌時如正反掏沙窩,肘時內(nèi)勁集于肘尖,靠時內(nèi)勁似乎在肩部散開,進時如推(或蹬)石磙,退時如隨海浪涌于岸,手上托如先太陽升高空后捧氣貫頂。
腿下蹲如巨石沉海底,左轉(zhuǎn)身則意氣從右向左流通,右轉(zhuǎn)身則意氣由左向右流通,氣如環(huán)流有升有降、有旋有轉(zhuǎn),如纏絲、如鼓浪,外旋拇指引領,內(nèi)旋小指引領,帶動周身,一轉(zhuǎn)無不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