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四兩撥千斤,太極拳的特點中也有此說法。小編今天就帶您看看太極拳中的四兩撥千斤是如何的發(fā)揮?太極拳教程中是否有此詳細描述,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好好學習一下吧。
小議四兩撥千斤
太極拳的主要爆發(fā)力集中在丹田,因此,做到四兩撥千斤丹田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四兩撥千斤“是《太極拳論》中的一句拳經術語,也是廣大太極拳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然而,若要在攻防實戰(zhàn)中巧妙地運用這一以小力勝大力的方法卻非易事,不但要明白其基本的力學原理。還要有一定聽勁,才能用好。
現以單推手為例,試說明這一拳經的用法。甲乙均以右弓步相對,甲右掌朝乙胸部推按過去,乙弓腿并出右臂相迎,這時雙方力量的交點設為F1,甲方明顯主動,乙方被動。
在推手實戰(zhàn)中,力的運用很重要,要想將對方制止,就的先找到其弱點。
甲繼續(xù)進攻,雙方力量的交點過渡到F2點,這時雙方勢均力敵。甲繼續(xù)進攻,乙右轉身,把甲的勁力逐漸引到點F3,同時把原來手背上的繃勁著力點轉化到手掌上來。
這時,甲方的重心已失,因為從力學上講,甲手掌上的力點(上底)已經越過(大于)腳步(下底),也就是甲的重心從開始時的正三角形漸變?yōu)榈谷切?。此時乙只要稍微一帶,就會形成二人的勁相加的局面,甲就會因失重而跌倒。
而乙從接勁之初,繃、聽、化、帶整個過程并不費多少勁,主要是順甲之勢,借甲之力,這大概就是簡單的“四兩撥千斤”過程。
外力、內力與重量的分別
太極拳力分為外力和內力,這兩者力各有其用處,將兩者力結合起來具有很大的爆發(fā)力,詳細請看一下。
第一種外力很好理解,就是肌肉的力量!這種力量很容易練,肌肉是人體能夠控制的一種東西,只要肯吃辛苦,不論是練外家拳,還是練舉重,或者做健身都能練出來,這種力比較簡單,不被練太極拳的人所看重。
第二種是內力,就是筋的力,筋也是人體可以控制的一種東西,練到這一層的人就不同了。
1、筋是在人身體"內"的,使用時外人看不到,出其不意,難以防范;
2、肌肉放松了,皮膚的敏感度好很多,因此聽勁也不錯了,別人用力他可以很早發(fā)現;
3、筋力比肌肉的力要細膩,轉動時也可以將沾黏連隨做得不錯看起來和對方合成一體;
4、筋松后,推手時手臂又可以突然地伸長一些,明顯地比僅用肌肉的人力量更大卻又不易被發(fā)現。
有人就認為內力比外力高很多。就是筋的力,又稱作"勁" ,(勁就是筋的變詞)能用筋的力自然已高出肌肉的力許多,尤甚是在推手上,于是大家就將此看成是太極拳練習的高目標,可惜的是,太極拳不是練力的,無論外力還是內力!
太極拳用的是重量,是由骨頭帶出來的,骨是人體不可控制的東西,只能制造條件讓它流動,好像水,如要將它引過來,只能去挖一條溝, 像骨一樣,不用力。
如沒東西阻擋,它就會掉下來而下跌下沉的重量又可和地面產生反作用力(彈性),因此要上升也可以不必用"力" (我們見過很多固體東西這種現象,如皮球、秋千都有些相似,你能拿到骨的重量并以此來練拳,練出來的才是太極拳要練的東西!
當練習者達到一種不用外力也不用內力的情況時,這時可以說你的技能已經達到一種高深的狀態(tài)了。
力的源來是骨,而勁是由于筋
這種觀點說明了力與勁在本質上的差別,現在太極拳界或武術界不少人在用這種觀點指導套路與推手實踐。力發(fā)于骨,這是舉重運動員成功負重讀秒等待時的顯著體現,表現為骨的支撐力。
舉重運動員拎起、上翻、上舉杠鈴的過程,則體現了“勁發(fā)于筋”(支撐力仍在)。太極對抗運、動的勁力,必然是“力發(fā)于骨,勁發(fā)于筋”:
根據理論力學,三連桿結構是靜定結構,是穩(wěn)定結構,能大承受重量。舉重時運動員雙臂與雙手間的杠鈴桿,構成穩(wěn)定的三連桿結構。
太極拳“力發(fā)于骨”,要求發(fā)力到骨,不能掀掌拔根,不能飄浮,要使骨大限度承受外力,這與力學的穩(wěn)定理論完美融合,體現了中國太極拳宗師們的實踐要求的科學性。
肌肉伸縮能產生肌力,但是肌肉長時間、高強度受力的能力弱于骨,“不用力而用意”可以讓肌肉以逸待勞,直至發(fā)力瞬間以意念催動肌肉伸縮而發(fā)出勁力。
南京民間太極拳高手吳老師認為:“力發(fā)于骨,勁發(fā)于肌群。力只有在筋、骨、肌群協(xié)調作用下,才能顯示出極限機能。”當然,筋、骨、肌單獨也能顯示力,但這些力在技擊中沒有威懾作用。
譬如彈弓,弓把是骨,橡皮筋是肌群,用來控制弓把方位的手可以認辦是筋,上述要素必須合理配合,才能發(fā)力將彈丸射向目標。
現代人體運動學說明,人體的勁力是人體運動不同組成部分,包括筋、骨、肌群相互配合運動而產生的,按其作用對象不同,有內力、外力之分。一個人不同的運動組成部分合成疊加于他人他物的力,正是太極拳里理解的“勁力”。
在太極拳的對抗運動中,對于勁力的作用,自身和對手是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