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每天該吃多少粗糧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成年人每人每天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相當于四片面包或一個饅頭、一碗燕麥粥、半碗米飯);老年人容易便秘,患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病的危險性增加,每日可吃100克(2兩)粗糧;但消瘦、營養(yǎng)不良、消化不良的老人則要少吃些。
多吃粗糧反而有害身體健康基于許多媒體的宣傳,使得吃粗糧成了近年來的一種時尚,一時間粗糧成了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被許多人視為珍寶。然而也有報道說“粗糧多吃有害”。這些近似相左的結(jié)論使得人們只能望“粗糧”興嘆,無所適從。究竟何為粗糧?而粗糧又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讓我們來看看粗糧的功與過。
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由于加工簡單,粗糧中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yǎng)。
1.膳食纖維粗糧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被稱為人體第七類營養(yǎng)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作用主要為調(diào)節(jié)血脂、血糖及調(diào)節(jié)益生菌群;而不溶性膳食纖維主要的作用為腸道通便。
2.B族維生素粗糧由于加工簡單,所以表皮中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B族維生素保留了下來。而B族維生素對于機體的水鹽代謝、組織呼吸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對于細糧來說,粗糧含有較低的碳水化合物,這對于糖尿病患者、便秘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適量進食粗糧對人體是有益的,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任何事都具有其兩面性,粗糧也有其對人體不利的一面。
吃多了降低免疫力。由于粗糧中含有的纖維素和植酸較多,每天攝入纖維素超過50克,而且長期食用,會使人的蛋白質(zhì)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心臟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甚至影響到生殖力。
此外,蕎麥、燕麥、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較高,影響腸道內(nèi)礦物質(zhì)的代謝平衡。所以,吃粗糧時應(yīng)增加對這些礦物質(zhì)的攝入。記憶中的粗糧和細糧提起糧本和糧票,估計現(xiàn)代的年輕人沒有幾個知道,對于粗糧和細糧之分,知道的人可能更少,畢竟都是太遙遠的故事了。
粗糧和細糧這個名詞誕生于饑餓的年代,那是一個糧食匱乏的年代,是一個糧食定額憑票購買的年代。因為糧食緊張,國家就將一些高產(chǎn)低端糧食作物充當供給,所以也就有了糧食的粗細之分,細糧泛指大米、白面,粗糧就是玉米、高粱和黑面之類的了。
細糧自然是人人喜歡吃,但粗糧才是主要食物,但誰吃久了都會感到乏味,就必須換著花樣來做著吃。玉米面常常做成發(fā)糕,偶爾加上幾粒紅棗和沙棗,如果還覺得不好吃,就添加一點糖精變成了甜發(fā)糕。
玉米面有時候做成餅子,將玉米面和少量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餅狀,貼在鍋的邊上慢慢的烘烤,烤成焦黃色,吃起來又脆又香的;但更多的玉米面是熬成面糊糊,一日三餐。
記憶中,喜歡吃雞蛋炒飯。我們總是趁母親不在家的時候,悄悄地炒一個雞蛋,然后再往鍋里滴上幾滴清油,倒上一碗米飯開始炒,炒一會兒再多放一些醬油,后炒出來的米飯油黃油黃的,吃起來那真是一個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