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太極拳是一項全身運動,也是一項有氧運動,練太極拳的好處非常多,可以強身健體,也可延年益壽。太極拳的特點是連綿不斷,下面我們跟著楊式太極拳學習一下。
練楊式太極拳對軀干要求
軀干的形態(tài)成為身形,楊式太極拳的身法起著決定性作用,身法指的是頭、肩、胸、臀、腰五個部位。
1.頭
楊式太極長拳頭部包括眼、耳、嘴和頭部的形態(tài)。眼的形態(tài)在楊式太極長拳中是十分講究的楊澄甫說:“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之不足。”
耳聽前后左右,嘴微閉,齒輕合,額微內收,頸部自然松舒,顯示出精神振作又穩(wěn)健含蓄對頭部姿態(tài)的要求可概括為“虛領頂勁”四個字,意思是頭宜正直,不可前俯后仰,也不可左右歪斜,轉動時要自然平正。
練習太極拳頭要保持中正,這樣在練習中才能保證身體不傾斜,頭起著領軍作用。
2.肩
楊式太極長拳對肩部的要求是沉肩墜肘。它是指練拳的時候,肩關節(jié)要松沉靈活,不可聳起,也不可前扣或后張,肘要下墜,自然彎曲,不可僵直,結合沉肩做到肘不貼肋,肘不離肋,使手臂仍有圓轉松活之意。
3.胸
楊式太極長拳對胸部的要求是含胸拔背。練拳時胸不可前挺,要明顯內收,而且松舒自然,拔背是脊椎有放松拔長之意。胸背部肌肉有自然松落之感,能含胸則能拔背,達到體態(tài)中正安舒。
4.臀
楊式太極長拳要求臀部要收斂,不可突出或左右搖擺,具體要求是鈴部內收,腰椎意向下,尾椎向上翻,小腹松舒自然,并且脊骨根與大椎脊骨(即大椎穴)有垂直在一條線上之意。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體松,在鍛煉中體會太極拳精神要領,很多人打完拳后都有這樣的感覺,全身輕松,心情愉悅。
5.腰
楊式太極長幸對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松”是為了氣沉丹田和轉動靈活;沉”是為了氣不上浮,下肢穩(wěn)定有力;“直”是腰椎骨后撐,使脊椎骨節(jié)節(jié)松舒,下拔長,使轉動時能夠保持中正安舒。
拳論云:“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機勢處,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故松腰是練拳的關鍵要領。
楊式太極拳學習的四個階段
第一、打基礎
練拳一般都從盤架子開給,要領是盡可能地做到松、穩(wěn)、慢、勻,以達到“運勁如抽絲”為目標。
第二、內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礎上,要求內氣與外形相互配合,一致運行。每一個姿勢都要“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動作自然,絕不勉強。如果一味追求外形,非但對內功的增長不利,有時還會傷身致病。
第三、上下相隨
太極拳是個全身運動的慢性有氧運動,練習太極拳大的好處就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在如今社會壓力重大,太極拳還有緩壓的作用。
拳架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求做到內外相合的上下相隨。內氣舒適暢通地貫注到外形姿勢上,是免于僵滯的先決條件。動靜咸宜,以靜待動,動無一處不動,靜無一處不靜。
練拳過程如行云流水,上身與下身的動作互相協(xié)調,做到上下相隨,主要是從頭頂經尾間到足心要互相配合,把意氣下沉到腹腔,然后疏散到四肢,再合到中心,使上下一體,四肢配合。
兩臂的運行要在身體周圍的氣圈之內,運動的方式要松軟圓活,不用強力。以腰胯帶動下肢,兩胯松散,兩腿放松,使意氣得以下沉到足心。移動重心時,兩足要互相配合,協(xié)調運動,輕靈地變換虛實。
第四、拆架子
練習太極拳要學以致用,要學會拆架子,拳套路不是固定不變的,應當掌握要領,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