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自然
(一)氣沉丹田
練24式太極拳要把動作與呼吸配合,這是指24式太極拳功夫已經(jīng)有了相當熟練的程度,纔能夠做到的。
倘使一位初學者連照顧手足的動作都照顧不周,那能再要求配合呼吸呢﹖再說呼吸是始終要保持自然的,所以無論練24式太極拳到如何程度,呼吸一定要自然。
初學時祇要在每著勢成時,盡量呼氣呼盡,同時放松腹部(包括小腹)肌肉,用意想象氣沉入小腹深處,那就初步已經(jīng)做到了氣沉丹田。
以后練習日久,功夫漸進,丹田沉氣自然日漸充實,那就是陳鑫所說的︰“勢到成時,氣歸丹田。”,也就是他說的︰“至于中氣歸丹田之說,不必執(zhí)泥,但使氣降于臍下小腹而已。”這樣呼吸任其自然,決無流弊。
否則著意逼降硬將小腹鼓氣,以為如此氣沈丹田,必致百病叢生,練拳原想健身,未得其益,反受其害,慎之慎之。
丹田的部位在臍下小腹,相傳說在臍下三寸,但是也因人而異,所以無法說出確實的地位,祇有學者練習日久,自己覺得在小腹有充實的情形,那就是他的丹田所在。
所以陳鑫說︰“不必執(zhí)泥,但使氣降于臍下小腹而已。”練拳時如果能夠刻刻留心意守丹田,腰部松沈直豎,那下部自然會有穩(wěn)重的感覺;胸背部份的骨節(jié)和肌肉,用意來盡量放松下沉,則自然就會形成含胸拔背的姿勢。
含胸拔背時內(nèi)部橫膈膜向下舒張,自然形成橫膈膜升降的腹部呼吸,有助于氣沉丹田,可使上體輕靈,下體穩(wěn)重。
但是必須知道,練拳時不是自始至終采含胸拔背的姿勢,祇有在手法引勁回收和手法運勁前進的時候,纔要用這種姿勢,在定式時胸背必須平正。這樣就為了要配合開合呼吸來使胸背部的肌肉、骨節(jié)和韌帶在伸縮的情形下鍛煉。
至于氣沉丹田也不能理解為始終氣聚腹部,也是要通過一呼一吸,起著鼓蕩的作用,纔不致于有把氣硬壓到丹田的毛病而生流弊。
拔背是兩肩中間的背脊骨有著微微鼓起上提之意;嚴格按照練拳的要求來做,脊柱在中正不偏的狀態(tài)下,就可得到微微的屈伸運動,就可以有暢通經(jīng)絡,調和氣血,開通閉塞的作用,對促進機體的消化機能和新陳代謝等都有顯著的益處。
沉肩墜肘能幫助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如果肩部聳起,肘部上抬,就會破壞了含胸拔背的姿勢,因而影響到氣沉丹田。因之氣沉丹田與含胸拔背和沉肩墜肘都有關連的影響。
含胸拔背在技擊作用上有加強蓄勁與發(fā)勁的功能,在沉肩墜肘的配合下,可以充分發(fā)揮蓄發(fā)相變的技巧。
(二)腹部呼吸
練拳時,在全身松靜,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的姿勢下,口唇輕閉,齒輕合,舌舐上顎,進行腹式呼吸。緩緩從鼻孔吸氣,用意引導著氣好像有徐徐下行的感覺,送入腹部臍下;力求自然,不能使氣硬壓。
在吸氣過程中,橫膈膜下降,壓擠腹腔內(nèi)臟器官,腹部隨之隆起,肛門也自然收縮,隨即緩緩從鼻孔呼氣,呼氣時橫膈膜上升,下腹部隨之回縮,肛門括約肌自然隨著呼氣而放松,一呼一吸,毫不勉強。
呼吸時肛門括約肌隨著一松一緊,松的時間比較長,緊的時間比較短,有助于防治內(nèi)痔、便秘和遺精等病癥。經(jīng)過氣沉丹田的呼吸運動,橫膈膜的一上一下,帶動內(nèi)臟作輕微的按摩運動,可以促使生理機能活躍而得保健袪病的效果。
上面所說的腹部呼吸,吸時橫膈膜下降,腹部隆起,呼時橫膈膜上升,腹部回縮,這是所謂腹部呼吸的正呼吸;如果吸時橫膈膜上升,腹部內(nèi)收,呼時橫膈膜下降,小腹外凸,這是腹部呼吸的反呼吸。
因為吸時腹部雖內(nèi)收,但氣聚于丹田,而呼時部份氣從鼻孔呼出,部份氣沉入丹田,部分氣流行于臍部神闕穴,氣在腹部鼓蕩滔滔不絕,丹田始終充實,因之這種腹部反呼吸,亦叫丹田呼吸;打24式太極拳到功夫深時,能夠做到這種呼吸法,發(fā)勁亦可以滔滔不絕。
陳氏24式太極拳是主張用腹部反呼吸的。打拳動作要與呼吸配合,但是要自然的配合,不能有絲毫勉強。初學時祇要在動作過程中覺得呼吸通暢,毫無憋氣的感覺,那就做到了呼吸自然也就對了。
等到動作熟練正確以后再逐漸做到呼吸與動作自然配合。動作熟練,呼吸順遂后,就能夠調節(jié)呼吸,控制呼吸。所謂調節(jié)控制,就是到那時能夠依拳勢速度的快慢和幅度的大小來把呼吸配合得很自然。
打拳練架用腹部呼吸,呼吸要自然,能自然配合動作后,也就能依著動作的開合虛實來提高呼吸的強度與深度,在呼氣時動作能沉著,在吸氣時動作能輕靈,那就能達到24式太極拳的輕靈與沉著,這是與呼吸有莫大的關系的,但是要切切記住呼吸要自然,纔能避免發(fā)生弊病而步入成功之途。
(三)一氣呵成
24式太極拳動作要輕靈,神氣要貫串。陳鑫說︰“打拳者,手極虛極靈,物有挨著即知,即能隨機應之,不惟手,即背面全身盡是虛靈。”
“胳膊之往來屈伸,如風吹揚柳,天機動蕩,活潑潑地,毫無滯機。”又說︰“上著下著,一氣承接,勿令神氣間斷。”陳鑫所說的虛靈是比輕靈更為深奧,輕靈的輕字,尚可以意會到動作不要用力滯重,至于虛靈的虛字,不易捉摸,或以為即是與實字對稱之虛字,那就不對了。陳鑫又說︰“能敬能靜,自葆虛靈。”又說︰“且心一虛,則全體皆虛,惟虛則靈,靈足以應敵。”
可知陳鑫所說的虛字是從敬和靜來的,打拳上場心中能敬能靜,自然心意虛而全體皆虛,動作輕靈了。動作輕靈了,進而注意每一著姿勢的起承轉合,起是發(fā)勢,承是接筍,轉是變換,合是勢成。
其中的主次先后要細心體會,辨別清楚,尤其在動作中間不可有停頓之處。內(nèi)外、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和順一致,不先不后,做到著著貫串一氣呵成。
練習拳套開始起勢極為重要,起勢起得好,以下一著一著接連下去,其間各著的起承轉合便可覺得機勢靈活。每著如何起,如何落,如何變換,如何接筍,須要仔細揣摩。這是祇可以意會,無法言傳的地方,務須注意。
到每著定式時,要似停非停,停而不停;前著將停要靜止時,下著之機已動,這就是所謂“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和“陰陽互為其根”的理論具體表現(xiàn)。
著與著之間的動作承接連貫,能夠連續(xù)不斷,不呈現(xiàn)僵滯,這是在內(nèi)先要用意來綿綿不斷地指揮著動作,纔能使動作也綿綿不斷地動著毫不間斷,而在外顯露著神氣貫串。因之打24式太極拳自始至終有一氣呵成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