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起源,我們今天要分析陳式太極拳的四大技術特點。太極拳的特點有很多,如動作纏繞、式式相連,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等,下面隨著陳式太極拳練習一下吧!
陳式太極拳的四大技術特點
沾連黏隨是太極拳的基本特點,運用沾連黏隨的特點做到式式相連,纏綿不斷。
一、動作纏繞,式式相連
就是運動如纏絲,在纏絲運動過程中不得斷勁。斷勁有了空隙,失機失勢是病。因此,在運動中一式結束,要用折疊手法轉換接下一式,使動作之間沒有斷續(xù)處。
二、剛柔相濟,快慢相間
初學太極拳一定要求慢,動作慢了才有建立動力定型和糾正姿勢的機會,才能檢查出不順隨的地方。隨著動作的熟練,可以加快速度。轉關折疊處要慢,體現(xiàn)出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留戀繾綣,過了轉關處,就要加快速度,當運勁到落點時快。
初學太極拳要慢練,當?shù)搅艘欢ň辰缰?,要做到快慢相間,并且要相輔而生。
快慢相間也是人的天然,既是保健的需要,也是技擊不可少的。
三、對稱協(xié)調,姿勢圓滿
做到這一點,要注意五個方面。
一是意欲向下,必先寓下;
二是意欲向左,必先右去;
三是前進之中必有后撐;
四是上下左右,相吸相系;
五是對拉拔長,曲中求直。
四、腰為主宰,節(jié)節(jié)貫串
以上幾點是陳式太極拳的技術特點,只有嚴格做到這幾點,才能真正達到練拳保健,健體強身的目的。
陳式太極拳擊技的原理
在和人對練陳式太極拳的時候,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勝任。
同時也要按照陳式太極拳的技擊要領去指導自己的動作。
陳式太極拳的技擊要使用太極勁,要能夠判斷對手的勁力方向、大小等等因素,隨機應變,靈活的戰(zhàn)勝對手。陳式太極拳技擊是一項符合自然與科學規(guī)律的運動,是一種以省力的方式獲得勝利的運動。
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時候,不能動作太過,也不能隨便耍耍太極招式,就當學會了陳式太極拳。
運動時要采取不即不離的方式,理想狀態(tài)是做到兩個零。第一個零是指我與對手距離的變動值為零。
擊技時敵進我退,敵退多少我退多少:敵退我進,敵退多少我進多少。我與對手總是保持能退能進、能防能攻的合理距離。推手時我與對方總體上是平衡的,只是我確定了重心轉換的優(yōu)勢,可以隨時進攻。
第二個零是指我與對手接觸點的相對位移為零。接觸時先不要脫開,防守時先肩動,按肩肘手順序進行;進攻時先手動,按手肘肩順序進行。
就比如,如果你接觸到了對方,然后你先動了,或者你的使力不對,這樣都是錯誤的做法。
比如,小纏絲時,小拇指掌骨可貼住對方尺骨,橈骨順纏外翻,一直翻夠180°以上。手動完之前肘、肩都不要動,肘,肩不要有一點多余動作,做到三節(jié)操控性強。
如肘動一點,接觸點就出現(xiàn)位移,就纏不住對手了,勁力方向發(fā)生了變化,勁力變小,勁短,發(fā)放距離也變短。力的三要素基本都變了,自然作用變小,或者把四兩撥千斤的技術變成了僵力硬抗。
練到后,不見得必須粘住對方尺骨,只要粘住對方一點即可纏繞、發(f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