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練習太極拳,練習太極拳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想要真正的掌握太極拳需要的是掌握其中的要點,這才是學習太極拳的關鍵。我們很多人現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都不是太注意其中的關鍵點。
練習太極拳的推手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太極拳的推手是在技擊的過程中經常用到的技能。
初練推手如何盡快提高技藝,這是許多太極推手愛好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然而,就目前推手訓練的狀況而言,真正認真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推手技藝的卻不多,幾乎都是調調架(熟練)、轉轉圈(轉會、空圈)、師傅乍推他乍推,甚至還有許多人推手自始至終一個勁地求“放松”(實為懈)、“柔化”(實為比劃虛假的慢化)、“用意不用力”(實為臆想、想當然也),這種不求實際、投機取巧,完全喪失了拳術技擊真義的練法,終只能是害人又害已。
拳術技擊是實踐的科學,所以拳諺云:“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斤”。就非常重視功力和技法的結合訓練。這句話的前者之“力”,并不是指僵力、笨力、死力,而是指技擊功夫的專項身體素質——功力,同時“十會”指只學會了技術的方法,而沒有功力基礎和實用性的虛假花法,即中看不中用的“比劃式”、“嘴把式”、“假把式”;后者之“千斤”是指在功力十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真技術,是力與巧完美結合的、實用性非常強的真功夫、真把式也。因此,太極推手的真功夫訓練,應該是先求“一力”(功力),后得“一巧”(功技結合的妙法),或者是在練功力的同時,緊密結合技法,進行科學系統(tǒng)、踏踏實實、一絲不茍、摸爬滾打、出大力流大汗的訓練,才能快出成果,這就叫做“用功力來武裝技法,以技法來體現功力”。
想要達到功力與技法的完全的結合,首要的就是練好太極拳的功力的練習。
功力的關鍵在于一個“力”字,即如何得力、如何用力的問題。力是人人都有的,經過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一個人的整體沖撞擊打之力會是身體重量的3~4倍,加之抖發(fā)、驚炸、螺旋之力的正確運用,對付人的血肉之軀已是足夠了。
拳學是實實在在的人體運動科學,技擊是實實在在的實踐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偽和投機取巧,什么“一絲不動,粘手即飛”,全是哄騙小孩子而已。所以,聰明的拳術家,特別是勤于技擊實踐的人,總是首先從提高自身的實用功力入手。否則,學來的技法還得哪里來哪里去,仍還給老師,也就是說此時再好的技法,只能是空中樓閣,沒有根基。
太極推手是追求技擊實用的,它不能例外的也要踏踏實實地從練力找勁開始,并且得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講“用意不用力”,要一心練沾連粘隨(控制)、螺旋、崩炸、抖發(fā)等太極力。
剛進行推手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有撞擊的感覺,在練習的過程中這是很常見的。
在用力伸縮的動作(活力運動)中,能使出彈性力,并且有了韌、柔之勁時,才算初步進入了太極勁味的層次,然后再經過相當時日的對抗、推磨摔打、錘煉加工、使勁又大又順達,就又深進了一層,具有了初步的功力基礎。
此時,不但同學之間要互推較勁練習,更重要的是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塊頭、力氣差異,給以勁力的強烈刺激。高明的老師,一搭手會叫學生肩臂酸不可耐,不管其身強體狀,還是體弱力小,都是如此。對力小者老師用勁小一些,對力大者用勁則重一些,而其感受則一樣,都得竭盡全力,一刻也偷不得懶,無不推得動、走得順、彈性強、韌勁足,勁都能自足而腿而腰而肩,直達于手臂,使其小腿肚、腰背、肩臂無一不酸痛,隨著練功的深入,感受日益強烈,甚至難熬。這種運動,使勁深入筋脈骨骼,搓揉伸拉“運動如百煉鋼”使刺激不斷深入,從而使學生對勁的敏感性、準確性,以及承受能力不斷提高,使聽勁、承受勁、吃勁、受納得到千錘百煉。強勁柔耐的太極勁經過這道工序的百般揉搓磨煉才能真正具備,因此,在老師手里,不要試圖化勁(化不掉),只有全吃全耐的承受,才能出功夫。
用力練勁的方法,是漸變的過程。此時力期短而勁期長。進一步講,就是繼續(xù)追求高質量的勁,從物理學角度講,仍為力的相互作用,還是力的行為起主導作用。不過推手尋求的是從用拙力到大而順、順而活、活而靈、靈而敏、敏而捷、捷而準、準而巧、巧而妙的用力技術(太極勁),始終得在用力上下功夫。其中用大力的過程相當長、相當艱苦、而又相當有情趣,要化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重視這一過程。因此,只有把用大力功夫下足了,用小力和不用力(力點集中、準確而巧妙),則水到渠成。
功力練到此時,結合技法(實用高招)稍加熟練,便可以得心應手的應用。尚若不想用技法採拿折別、跌擲摔打對方,單純憑功力拿控時,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一搭手,就用自己的十分綿軟,緊跟緊逼對方,不讓有絲毫的放松和休息的時刻,令其用力,不讓動彈,把他困死。使對方感覺吃力無比,不用力不行,不用力即被困住,用力也不行肩臂酸不可耐,有力無氣,斗志消失。
初練推手,就追求輕靈,講用意不用力,輕輕地推、慢慢地化,甚至不是化的勁也化,這種不關痛癢的練法,是違背武術技擊運動規(guī)律的,太極推手技擊訓練也更不倒外。這種錯誤目前相當普遍,貽誤了許多人,致使一些久練推手不上功夫、更談不上學以致用的人,產生了對太極拳的技擊持懷疑的態(tài)度,嚴重阻礙了太極拳技擊運動的發(fā)展,初學者應以此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