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可以修身養(yǎng)性、延年益壽,真可謂是好處多多。正因為有這么多好處,才會吸引大家去練習喝研究。今天小編就講講練習太極拳對“小周天”的好處來和大家講講,希望大家能夠正確運用到太極拳練習中去。
之所以說太極拳好處這么多,就是在于利用它在呼吸運氣方面都對我們大有裨益。
如果只盤拳架套路(調形),不進行調息調心,也僅僅只起健身作用,因此練太極拳必須注重內在意氣的修煉。太極拳怎樣內煉行氣呢?其道理己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清楚了:“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太極拳行氣之法須以《十三勢行功心解》為依據(jù),從拳經的原字原意去體悟,才不會走錯路。
太極拳內功修煉的內容,主要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什么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呢?練精化氣就是打通小周天,練氣化神就是打通大周天。
小周天,也就是我們通常在電視上所說的打通任督二脈。
所謂任督二脈就是人體經脈中的任脈和督脈:任脈從下頜的承漿穴到下體的會陰穴;督脈,從口部的齦交穴到背部下的長強穴。
從《靈樞.營氣篇》中的敘述,可了解到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循環(huán)次第:“…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于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骨入骶,是督脈也,經陰器,上過毛午,入臍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這就是說,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huán)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經。
這是《黃帝內經》所表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由此可知,就正常健康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又何須還要打通任督二脈呢?
修煉家認為任督二脈是陰升陽降,也就是任升督降,這樣的運行軌道是耗散的。而修煉家把它變成逆行——任降督升,使其收斂,恢復人在出生時中斷了任督相通的內氣運行渠道,返回先天狀態(tài)。
由此可見,小周天對我們是多么的重要,不過練習這還是需要一步步來,畢竟內功也不能直接傳給你。
所謂“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 所以鍛煉通任督或周天功夫,叫逆行周天。逆行小周天循行一圈的路線,是從下丹田向下到會陰,下鵲橋,向后轉過尾閭關,向上到懸樞、夾脊、陶道、玉枕關、百會,再到泥丸(上丹田),上鵲橋,中丹田,下丹田。
逆行周天有什么好處呢?莊子在《養(yǎng)生主》中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 通任督能產生功效,在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里下了結論:“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xiāng)……人能通此兩脈,則百脈皆通。”
通了小周天之所以一通百通,是因為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六條陰經與之相交,具有“總領”一身陰經的功能,即對全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六條陽經在大椎穴與督脈相交,因而督脈具有“總督”與調節(jié)一身陽經的功能,即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tǒng)率、督促的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任督二脈一旦疏通,內氣循環(huán)運轉就暢通無阻了,人體十二正經在任督行氣的作用下,使十二經脈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會變得通暢,同時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jié)作用。
正經的通暢又帶動絡脈的通暢……于是所有的經絡都通暢,氣血就會沿著特定的軌道,有序無礙地運行于五臟六腑、皮肉筋骨,身體各處的細胞都能得到氣血的濡養(yǎng),其新陳代謝也就隨之旺盛,天長日久,有病的身體便能得以康復,健康者就更顯得氣足神旺。
小周天功,在道教界、中醫(yī)界、武術界、氣功界和養(yǎng)生界里,流傳久、覆蓋面廣、影響深。這種功法,能延續(xù)至今,幾千年都經久不衰,何以它具有這么大的魅力,何以能吸引難以勝數(shù)的追求者呢?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養(yǎng)生祛病功能,人們可以借助自身的力量——內氣運轉與疾病作斗爭,無需吃藥打針等外力幫助,就能使痼疾頑癥霍然而愈,達到保健益壽,創(chuàng)造自力延長生命的奇跡,難道不是千金難買的“寶”、世上難尋的“貝”嗎!
那么有沒有人通過練拳打通了小周天?我們能不能也通過練拳打通小周天?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內功傳承體系中,有一描述楊家祖孫功夫進階的圖畫——全圖共十三層臺階,高處繪著一座南天門, 在打通小周天功法第八層臺階上,標寫著師祖楊祿禪的名字。
這就回答了我們:練拳能夠打通小周天。其實對此應勿庸置疑,太極拳本是天然的動態(tài)氣功,是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兼煉了內氣,靠內氣來打通大小周天的。前人能我們也應該能,只要樹立信心,揣摩方法,精心實踐,堅持不懈,一定能夠通過練拳打通小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