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已經(jīng)成為我們每天必備的運動,每天清晨我們都會看到很多人練習。太極推手是練拳的目標,學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下面隨著太極推手,掌握太極推手中化勁原理。
太極拳推手中化勁的力學原理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其中推手是主要實戰(zhàn)技能,在實戰(zhàn)中,不是雙方力量的比拼,而是對勁力技巧的掌握。
化勁的力學原理
化勁之所以是力學問題,是因為化勁的形成和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密切相關。所謂平衡,就是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不改變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或者說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繼續(xù)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tài)。
在靜力學范圍內(nèi),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有兩種
一種是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
例如把一個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表面上,小球隨時隨地都能保持平衡。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保持立身中正,身體保持不偏不倚,上身才能施展的落落大方。
另一種是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
例如把一個小球放在光滑的圓弧形表面上時,只有把它放在圓弧形表面頂部正中的位置上才能保持平衡。
不穩(wěn)定的平衡有兩個很重要的特點
一、平衡是有條件的,只有在一定的方向位置上才能實現(xiàn)平衡。
二、平衡極不穩(wěn)定,只要對小球施加一個很小的干擾力,小球就會失去平衡,或者說,要想撥動小球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
這兩個特點都一個相同之處,化勁的形成就是他們的實際應用,為了闡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一個模擬實驗。
把一個很重的圓球(相當于千斤之力)放在光滑的圓弧形表面上,使重球處于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
只要對重球施加一個很小的干擾力(四兩之力),即把重球撥動一下,重球就失去平衡,偏離原來的方位。這就是一種簡單的“四兩撥千斤”的表現(xiàn)形式,其奧秘不在于四兩的干擾力有什么“特異功能”,而在于千斤之力處于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
于是四兩的干擾力就獲得了“撥動千斤”的本領。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形成化勁的力學原理,在于首先要使化勁的化解對象處于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
也就是說,如要四兩撥千斤,首先就要設法使千斤之力處于不堪一擊的態(tài)勢。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就是形成化勁的力學條件。
太極推手力的轉移技巧
例如對方將力作用于我身上某一點前推時,我于同一點以反的方向進行對抗,那么,力大者前推,力小者后退。如果我反抗之點輿對方作用之點并不重合而有一個距離,那么,勢必產(chǎn)生力偶而發(fā)生旋轉。
又對方雙手把力作用于我橫于胸前之右臂,我即使右臂放松,同時以左手加力于對方右小臂,并用腰旋勁。
使封方作用點轉移而失勢,產(chǎn)生旋轉的力偶,在這個力偶的作用下封方立即上身前傾雙腳浮起,這樣就能輕易地把對方推出。可見,轉移力點,引勁落空是太極拳克敵致勝的一個重要法則。
練習太極拳要保持中正安舒,即身體要保持正直,否則在練習中容易出現(xiàn)歪倒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