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冬病夏治一定要把握好時機,而且還要學會如何去治療,究竟如何做才能做好冬病夏治呢?今天劉保延和房繄恭兩位教授為我們講解三伏天如何敷貼。

  本期節(jié)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劉保延以及針灸推拿學博士房繄恭,主要講解為我們講解三伏天如何敷貼。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三伏貼”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熱,氣溫高,陽氣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松,經絡氣血流通,有利于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亦即“三伏貼”) 。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針刺、艾灸、理療、按摩、穴位貼敷以及內服溫養(yǎng)陽氣的中藥和食物等。經歷代中醫(yī)學家的反復實踐、反復研究,證明于炎熱夏季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冬天發(fā)作或容易發(fā)作的疾病療效顯著。臨床選用具有溫通經絡、溫肺化痰、散寒去濕、通行氣血、補養(yǎng)陽氣、增強體質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等中藥研成細末,取汁調成膏狀,根據(jù)病情選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療不同的疾病。如貼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貼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療胃痛;貼敷頰車、風池等穴治療面癱等均獲滿意療效。

  貼敷療法一般在夏季三伏天貼敷為好,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是一年中炎熱的時候,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連貼三年。病史較長或病情較為頑固者可適當增加貼敷次數(shù),貼敷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

  內科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阻塞性肺氣腫、體虛易感冒、肺間質疾病、肺功能不全、各種關節(jié)炎;

  兒科疾病14歲以下兒童患有哮喘、咳嗽、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

  針灸科疾病肢體麻木痹痛、寒濕腰腿痛、肩周炎、凍瘡、面癱、中風偏癱、各種關節(jié)炎;

  耳鼻喉科疾病慢性鼻炎(過敏性)、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過敏性)、咽異感癥(梅核氣)、體虛鼻炎發(fā)作者。

  注意事項:

  請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本療法,皮膚過敏者慎用本療法。若敷后出現(xiàn)藥疹、水皰等,則洗去藥物,暫停外敷,或用芒硝30g,白礬30g溶化,紗布浸濕敷。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劉保延

  工作單位及職務: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針灸學會會長、中國中醫(yī)藥信息研究會信息數(shù)字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醫(yī)臨床專業(yè)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中國針灸雜志、中國循正醫(yī)學雜志、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雜志等編委;曾任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長;

  專業(yè)技術職稱:主任醫(yī)師、教授

  世界針聯(lián)任職:執(zhí)行委員

  房繄恭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主任醫(yī)師,針灸推拿學博士、中西醫(yī)結合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2年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從事臨床工作,先后師從于單秋華、吳富東、梁繁榮、劉保延、王永炎等國內中醫(yī)專家,熟練運用針灸、手法復位、小針刀等技術,在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肥胖癥、功能性胃腸疾病、偏癱、面癱、頭痛、亞健康、月經不調、近視、帶狀皰疹等內外婦兒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獎等獎勵3項,主持、參加國家973項目、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基金等科研課題10余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編國家標準1部、康復醫(yī)學教材1部。

點擊查看更多:三伏貼敷 冬病夏治 劉保延 

蘇ICP備15060253號-6 Copyright © 2010- rwfnyxtm.cn 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