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是多少有點了解的,很多人在吃面包的時候喜歡涂點黃油。但是除此之外黃油還可以怎么吃呢?黃油在各個國家的發(fā)展狀況又是什么樣的呢?黃油的作用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黃油的相關的知識吧!
目錄
1、黃油是什么 2、黃油在不同國家的發(fā)展
3、黃油怎么打發(fā) 4、黃油的作用
黃油(Butter)是用牛奶加工出來的,把新鮮牛奶加以攪拌之后上層的濃稠狀物體濾去部分水分之后的產物。主要用作調味品,營養(yǎng)豐富但含脂量很高,所以不要過分食用。
黃油又叫乳脂、白脫油,是將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脫脂乳分離后,使稀奶油成熟并經攪拌而成的。黃油與奶油的大區(qū)別在于成分,黃油的脂肪含量更高。優(yōu)質黃油色澤淺黃,質地均勻、細膩,切面無水分滲出,氣味芬芳。
黃油的分類
黃油從制作工藝來分,可以分為 生黃油(從生牛奶直接制作),超細黃油(只能采用巴氏消毒過的未經冷藏牛奶或奶油),細質黃油(采用部分冷凍過的牛奶)。在口味上,還可以分為原味,半鹽和加鹽的黃油。
黃油分食品黃油和潤滑黃油,潤滑黃油又稱潤滑脂,是潤滑油的一種。這里重點介紹食品黃油:蒙古語稱“希日陶蘇”,其味道獨特純香,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是牧民招待賓客的佳品。黃油可以從奶皮子里提,可以從白油中提,也可以從鮮奶凝結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用鮮奶提取,要把奶放在一個筒狀容器中,把一個一頭帶有圓板的棍子的帶板子的那頭放入牛奶或羊奶中,不停的上下攪拌,在攪拌了大約幾百次之后,就會在奶的上方漂起一些白色的半固體,用篩子撈出白油,擠干水分,再經過提煉就變成了黃油。
若從奶皮子中提取,則要在奶皮子攢多以后,經過一夏天晾干,然后將其放入鍋中煮,慢慢攪動,漸漸地就可以看見鍋中分離出上下兩層:上層黃色,下層白色,黃色的油脂便是黃油了。白色的叫酸油。
若從白油中提取,則要將白油倒入鍋中加熱來煉取。將白油倒入鍋中,用溫火慢慢熬煉,用勺頻頻翻動,當水汽沒有了,色澤呈微黃時,即制成。為防止煉得過火會帶有煳味,在煉的過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蘇(什錦粥)一起煉,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煉過的阿木蘇稱為黃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濃,可加茶飲用。
若從鮮奶凝結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還是要用剛擠的鮮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層,然后倒進鍋里,用溫火加熱同時攪動。待燒開后,黃油便會浮出,渣滓下沉,將黃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黃油渣,不過這種黃油渣非常的酸。
黃油營養(yǎng)極為豐富,是奶食品之冠。因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黃油,足見其珍貴。為食用方便,牧民常把黃油裝在器皿或牛羊胃囊內。黃油具有增添熱力、延年益壽之功能。寒冬季節(jié)人畜受寒凍僵時,常用罐飲黃油茶、黃油酒來解救。
黃油的飲食文化
關于黃油的歷史記載,要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上古時代,在一些古印度書籍和古希臘作家們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不過在那個時期,人們并不是把黃油作為食品,而是把它作為藥品、化妝品和祀神的祭品。黃油早是由少數生活在草原和寒冷北部的居民發(fā)明的,作為一種食物,它有著莊嚴的地位,因為其是稀缺和珍貴的。
黃油在3000年前就已經被牧民引到了餐桌上。在古羅馬和古希臘時代,它和牛奶一樣,也是游牧文明的食品,高盧人,日爾曼人才去食用它。
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文藝復興時期,在北歐和西歐人們漸漸地將它看作是貴族食品。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黃油還被用來美容。自18世紀開始,在餐桌上漸漸有了黃油盤,這幾乎成了有錢人標榜自己有錢的一種標志。19世紀黃油開始流入尋常百姓家。這主要歸功于1879年的離心分離技術的發(fā)明使大生產成為可能。鐵路的建造再加上運輸過程中冷藏技術的出現,黃油被運到了絕大多數的法國各地, 并用來取代部分傳統(tǒng)的動物油,植物油來烹調菜肴。
19世紀末,造假的商人將黃油和植物黃油混合出售。1924年,法國頒布了一項法令,嚴格規(guī)定黃油的品名和成分。
今天,黃油成為高級烹調和日常烹調不可缺少的配料。而在一些糕餅制作中,包裝上的DOUBLE_QUOTATION純黃油制作DOUBLE_QUOTATION成了質量的代名詞。